游戏名称:世界街头赛车4 英文名称:Project Gotham Racing 4 制作厂商:Bizarre Creations 代理发行:Microsoft 游戏类型:Racing (赛车) 载体容量:D9 DVD×1 对应主机:XBOX360 语言版本:繁体中文 发行日期:2007年10月02日 官方网站:http://www.projectgothamracing4.com/ 游戏简介: 从起跑的那一刻起,你将体验到“世界街头赛车4”的独特快感,让你对其中的车辆、游戏模式以及各种成就深深着迷。新作中增加了许多新功能,而生涯模式应该会试玩家最感兴趣的项目。 在生涯模式里,玩家所有的努力都会获得车迷们的喝采,成为你奔向终点线的最大原动力。想想看,要是你驾着自己的爱车奔驰在街道上,路边尽是粉丝们夹道欢呼,这种场面有多威风啊! 动态的天气系统: 赛事进行时,将会因为天气状况的变化而忽然下起雨或大雪。到时候在例如上海、圣彼得堡等赛道上比赛时,天气的变量将会造成赛事进行的难度。 驾驶技术与风格: 游戏改良了Kudos系统,玩家可以利用自己获得的Kudos,强化自己的赛车与技术,进而成为世界车王。而计算机控制的车辆会以更优异的技术让赛事更为刺激,让你所得到的Kudos分外有价值。 栩栩如生的车辆: 游戏里有更多的车辆等着各位,像是:2004 TVR Sagaris 、1965 Chevrolet Corvette Sting Ray 、2005 Vanwall GPR V12 、1993 Toyota Supra Turbo、2005 Gumpert Apollo 、1997 Panoz GTR-1 Coupe 、2006 Ferrari 599 GTB Fiorano, 以及1957 Maserati 250F等名车。 游戏画面: 画面: 同样是XBOX360平台,两年的时间,Bizarre能把机能摸得更透是肯定的,但这“透”的程度去到那呢?都说FM2对比一代,在画面上就只有解析率和抗锯齿这些理所当然的优势,那PGR4呢,会同样为了维持流畅性而有选择性地牺牲画面,让建模材质和光影效果都缩水嘛?在小编看来,PGR4的色泽光影不像三代那麽炫目了,但也正因为是韬光养晦的缘故,让人看起来反而是真实了不少,唯一的遗憾是车轮的金属感反而不够PGR3理想,有塑胶化的趋势。游戏的车体建模也维持了同类作品中处於领先地位这样的优良传统,通过新的车内视角,玩家可以看到汽车内部每一处的结构细节,仪表盘完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除了能看到驾驶员操纵方向盘外,仪表指标根据真实情况在转动的细节也看得一清二楚。但从前不久的2007东京电玩上现场展台试玩情况的回馈来看,将在年底登录PS3的GT5P不但拥有超华丽的功能表画面,高精度的车体建模,和真实毫无二致的车表质感,还有1080P,始终稳定在60FPS的优质环境,就连RACEMODE里面车库维护人员的忙碌和赛车的情况,驾驶员的好整以暇等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全程细致的刻画描述,这一切,形成的视觉冲击比PGR4更加强烈,也只能用真实,震撼来形容了。PGR4那简单甚至可以说简陋的功能表还真是相形见拙,GT5P的美工,更是PGR4难以招架的。说到这,或许有点叶公好龙的嫌疑,但单从设定和画面效果的角度来看,GT5P和PGR4皆是一时瑜亮,可是驾驶感的风格和市场定位却全然不同,难以比较,毕竟GT才是FM的假想敌。由此也可以看出,GT5还未出现,仅仅一个GT5P就显示出了如此高的素质,微软对死敌的杀手鐧郑重其事,严阵以待还是不无道理的。 新加入的天候系统是微软着力宣传PGR4的重要卖点,在竞速过程中,玩家将会碰到起雾、下雨或下雪等不同的天候情况,这些天候的变化当然不只是花瓶摆设,只是看上去天空有明暗的区别而已。每一条赛道的路面情况随时都会根据天候的不同发生相应的变化,PGR4除了保留系列作原有的东京、纽约、纽堡林、伦敦、拉斯维加斯等赛道外,还新增了上海、澳门、圣彼德堡、魁北克等赛道。结构复杂多变的赛道与天候系统搭载到一起,确实很有喙头。当玩家还沉浸在紧张激烈的竞速当中无暇旁顾赛道沿途风和日丽的美好风光时,很有可能下一刻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当汽车的挡风玻璃和雨刷上不断有水花溅起时,开始还淅淅沥沥地转眼已是暴雨倾盆了,地面也变得湿滑起来,当轮胎滑过泥泞的路面时,激起一串串的水花,雨水在强风的影响下以不同的角度冲刷着车体表面,汇流後又逐渐向下流淌,效果非常逼真。浓雾造成能见度差,风雪扑面而来,让轮胎极易打滑等效果也做得很棒。不过呢,做得最逼真,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要属雨天效果了,冰雪效果的设计还是有些过於简单。在驾驶时利用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气候对车辆和路面的影响也是很惬意的一件事情。PGR系列在描绘赛道周围情况时一直有着独到之处,PGR4在接近赛道周围的建筑和沿途的观众,摄影记者等方面的刻画还是比较细致的,新增的上海赛道更是能让国内的玩家找到很大的归属感,但从一些店面看板的边缘等地方,我们还是看了明显的锯齿,那些玩家平时比较容易忽略的地方也做得比较粗糙,看来赛车游戏的制作小组都是挺狡猾的。 PGR3的车内视角一直为玩家所津津乐道,不同车辆独具特色的内部结构与驾驶环境让人充分感受到了制作方的诚意,PGR4当然要有更精彩的表现才能显示出进步的诚意了。游戏除了拥有2004TVRSagaris,1965ChevroletCorvetteStingRay,2005VanwallGPRV12,1993ToyotaSupraTurbo,2005GumpertApollo,1997PanozGTR-1Coupe,2006Ferrari599GTBFiorano以及1957Maserati250F等多款名车。追逐,保险杆,引擎盖和车头等不同类型的视角也是一应俱全,在进行重播时还多了电视,竞赛,精彩动作等视角供玩家去欣赏自己的精彩表现。如果玩家觉得还不够过瘾,利用拍照模式来玩味重播的情况,在把自己认为最特别,最搞笑,最惊险……的一幕拍下来储存到硬碟上传到伺服器和好友以及各地玩家分享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在进行拍摄时,玩家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亮度,对比和色彩等参数,添加杂讯,泛黄,扭曲,隧道效果等特效,还能调节光圈,模糊量,景深范围和车辆模糊的级别。镜头视角、重播、拍照等虽然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但却能给玩家增添很多乐趣,在这方面,PGR4是做得更加仔细和体贴周到了。PGR系列本来就不是以真实的驾驶感和模拟性为卖点的,当车辆猛烈地碰撞上避震栏等障碍物时,车身没有损坏的设定,通常只是单纯的减慢速度,因此,PGR系列的物理引擎一直备受质疑。如今的PGR4在物理性这块上依旧没有给人太大的改观。虽然风格不一样,但PGR4和FM2这两款作品其实是很有必要进行优势互补,比如说FM2并未提供车内视角,重播也只能以预定视角来进行,这两方面恰好是PGR4的强项,同样地,FM2那逼真的即时损坏系统也完全可以用到PGR4上。 音乐: 因为操作非常容易上手,所以,PGR系列拥有各种不同曲风的音乐方便玩家调节心情向来是不错的设计,不像FM等作品那样为了维持游戏的真实性而不得不成为背景音乐绝缘体。不过呢,一款赛车游戏,赛车引擎的音效到位,真实再试最最重要的。PGR4延续了系列的传统特色,不管是音乐还是音效,都一如既往地出色,到位。 模式: PGR4的功能表非常简洁明了,单人游戏部分以ARCADE模式,GOTHAM职业赛,计时赛,自订配对几项组成。追逐赛,滑胎赛101,计时赛,两轮赛,角锥挑战赛,顶尖车手赛,横冲直撞追逐赛,纵横无阻世界巡回赛,职业赛道挑战赛,终极挑战赛这十个章节共同组成了ARCADE模式,但在刚开始的时候,玩家只能进行追逐赛,滑胎赛101,计时赛三个项目,其余的赛事得等玩家积攒够了足够数量的奖牌後才会开启。除了奖牌,Kudos点数也是玩家每点必争的,因为PGR商店里的车辆套件,赛道套件,你追我追等比赛模式,安全帽等车手套件,拍照模式中的3D眼镜特效等特效套件,还有玩家专属图示套件这些可都缺不了Kudos。 玩家要想找些更耐玩的,以夺取整个锦标赛赛季冠军为最终目标的GOTHAM职业赛是个很好的挑战。在进行计时赛和自订配对中的街道赛和淘汰赛之前,都有城市,路线,天气三个通用的选项可以设置,只不过计时赛另外还有车辆,幽灵车,目标几个条件可以设定,正如计时赛的口号那样:这没有Kudos,没有对手,速度是关键。街道赛中的圈数和淘汰赛中的淘汰计时也是各自独有的条件,进阶设定和游戏大厅就都是一样的了,在进阶设定那,玩家可以仔仔细细地把电脑AI,反向跑道,限定车辆等级,重设分数,排档,视角,碰撞,追赶的车辆等级,私人大厅,启用队伍这一大堆的项目都调个遍,但和GOTHAM职业赛的赛事一样,可不是所有选项刚开始都能随你调的,得满足了条件才可以。 在玩家刚进入游戏时,可以选择自己性别、国籍与国旗,成为代表该地区的虚拟车手,通过最多可允许多达8人参与的XBOXLIVE连线,玩家还可以组队参与地区域性甚至是全球性的比赛,在PGR3里就已经引入的GothamTV网路赛程转播功能同样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玩家能够更轻松地把自己参加过并记录下来的比赛过程在网路上和世界各地的玩家一起分享,要搜索自己希望看到的比赛也变得更加简便了。如果玩家的线上对战条件不太理想,但又希望和朋友一起分享PGR4的乐趣,那多人游戏中分屏的单机多人模式和主机互联的系统连线都是不多的替代者。 手感: 虽然在PGR4之中,汽车的数量和类型仍然是主流,但最新引入的摩托车无疑更能吸引玩家的眼球。在得到本田和Ducatl等知名厂商的车模授权後,鉴於摩托车在操作手感,加速方式和行进轨迹,轮胎与不同路况产生摩擦的情况……都与汽车有着本质的区别。要把摩托车的速度和灵巧的感觉表现出来,就只唯有针对摩托车设计出另外一套完全有别於汽车的驾驶引擎。从亲身体验的情况说来,PGR4的确是把速度感和灵巧的优势发挥出来了,操作也非常容易上手,很适合初级玩家,但物理特性的仿真效果却完全不是那回事,这很容易让人回想起GT系列开发商PolyphonyDigital专门为摩托车打造的那款《TouristTrophy》(TT),TT和PGR4的情况可以说完全相反,TT拟真度很高,但上手太难,游戏性较差,PGR4却是把摩托车这块做得异常爽快,但操纵的真实感较差,感觉更像是在驾驶自行车。为避免扯远了,这里还是先把比较的话题搁下,回到正题吧。 从PGR4的角度来说,在一些结构比较复杂,比较狭窄,弯道较多的赛道中比赛,摩托车还是必然的首选,也比使用汽车,甚至是一些名贵的跑车更容易获得比赛的胜利,因为,把摩托车和汽车放到一块来竞速,本来就不是非常合理,在这些赛道之中,汽车在直线高速区域的长处被极大限度地抑制了,远不如摩托车灵巧。摩托车还可以做出单轮行进,双腿成90度朝天,扭动车手的水蛇腰等杂耍般逗趣的动作。无论是从观赏的角度出发,还是实际的效果,摩托车都有优势。汽车部分的手感仍旧是以表现赛车的速度为主,只是部分车辆稍做了点微调,有些驾驶起来过飘的车辆稳了些,其他的部分和前作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总结: 《ProjectGothamRacing》系列在《GranTurismo》的真实和《NeedForSpeed》的爽快性之间取得了较佳的平衡,玩家非常容易上手,《ProjectGothamRacing4》在延续系列作特点的同时加入了表现相当令人满意的天候系统,但游戏的画面和新增的摩托车驾驶感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还有就是,和三代的情况相似,四代的GOTHAM职业赛不够耐玩,只允许8人线上联网游戏的限制过低,这都是值得商榷的,幸好前作读盘时间太长的缺点在四代里有了明显的改进。不过,随着《ProjectGothamRacing》系列开发商BizarreCreations变成Activision的全资子公司,握有系列版权的微软是不是会依然将续作交由BizarreCreations制作还是未知之数。希望无论是BizarreCreations还是其他的制作小组,都能够让玩家在《ProjectGothamRacing5》之中得到更大的惊喜,按照惯例,这或许得等到2009年才能见分晓了。
全部赛车目录发表 由Rockstar Games制作的次世代游戏《哥谭赛车计画4(Project Gotham Racing 4)》。游戏承袭系列作风格,将收录法拉力、蓝宝基尼等众多知名车厂的超级跑车,以及众多知名大都会赛道,以高度仿真的3D绘图来重现各款名车与各大都会的风光。 在比赛中气候动态变化的“天气系统”,让玩家体验在雨雪中赛车的乐趣。今日本作确认已经通过最後测试,目前正在与工厂进行交接压盘手续。本作北美地区将在2007年10月2日发售,欧洲地区为10月12日。并且为了庆祝本作制作完成,本作收录的全部赛车目录今日公开。 A级 Aston Martin DBR9 Caparo T1 Ducati 999R Xerox Ferrari FXX Ferrari F50 GT Gumpert Apollo Kawasaki Ninja ZX-14 Koenigsegg CCX Lamborghini Murcielago R-GT Mclaren F1 LM Mercedes CLK-GTR SuperSport MV Augusta F4 Senna Panoz GTR-1 Coupe Radical SR9 LMP2 RUF Supercar Concept Saleen S7 Twin Turbo SSC Ultimate Aero TT Suzuki GSX1300R Hayabusa Ltd Suzuki GSX-R1000 Toyota GT-One B级 Ariel Atom 300 Supercharged BMW K1200R Dodge Viper Competition Coupe Ducati 998 Ducati Monster S4RS Testastretta Ferrari GTO Evoluzione Ferrari Enzo Ferrari Harley Davidson VR-1000 Honda CBR600RR Jaguar XJ220S Joss Supercar Lamborghini LP640 Maserati MC12 MV Augusta Brutale 910 R Pagani Zonda F Palmer-Jaguar JP1 Radical SR3 Turbo RUF RT12 Suzuki GSX-R600 Ultima GTR Yamaha YZF-R6 C级 Aston Martin DBS BMW M1 Procar Callaway Sledgehammer Caterham R500 Chevrolet Corvette Z06 Dodge Viper GT-2 Ferrari 599 GTB Fiorano Ferrari F430 Ferrari F40 Ford GT Honda NR750 Lamborghini Concept M Lamborghini Gallardo Lotus Exige GT3 Mclaren-Mercedes SLR MTT Turbine Superbike Rossion Q1 RUF CTR Yellowbird RUF RGT Triumph Speed Triple TVR Typhon D级 Aston Martin V8 Vantage Aston Martin Vanquish S Audi R8 BMW F 800 S BMW M5 E60 Chevrolet ZR1 Ducati Paul Smart 1000 LE Ferrari 355 F1 GTS Ford GT40 MKI Honda NSX-R Lamborghini Diablo VT 6.0 SE Light Car Company Rocket Mercedes CLK DTM AMG Mitsubishi FQ400 RUF RK Coupe Shelby Cobra 427 S/C Spyker C8 Laviolette LWB TVR Sagaris E级 Audi RS 4 Bentley Continental GT Cadillac Sixteen Concept Dodge Challenger Concept Ferrari Testarossa Ferrari 250 GTO Ferrari 365 GTB/4 ("Daytona") Honda RC161 Lamborghini Countach LP400 Maserati 250F Mazda RX-7 Norton 500 Manx Saleen S281E Shelby GT500E Subaru Impreza 22B STi Tesla Roadster Toyota Supra Turbo Triumph Trident Vanwall GPR V12 F级 Alfa Romeo SZ Aston Martin DB4 GT Zagato BSA Gold Star DBD34 Buell RR 1200 Buick Regal GNX Chevrolet Stingray Chevrolet Camaro Z28 Ford Mustang GT 2+2 Fastback Ford Sierra Cosworth RS500 GMC Syclone Jaguar D Type Lamborghini Miura P400 SV Lancia Stratos Lancia Delta Integrale Evo Lotus Esprit Essex Turbo Plymouth Hemi Cuda G级 Austin Mini Cooper S Delorean DMC-12 Lotus Cortina Lotus Europa Mazda MX-5 Pontiac Firebird Toyota 2000GT